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美麗中國夢”帶熱花經濟



母親節前,在上海工作的高先生通過台北花店網絡給在北京的媽媽訂了一束康乃馨,12日一早,媽媽准時收到幸福的禮物。

  就像柴米油鹽一樣,花卉正在成為一種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國百姓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網上,看到一家網絡花店近一個月康乃馨的成交量為3258件。而藍玫瑰、百合花、香檳玫瑰等多種鮮花也賣得不錯。

  正在遼寧舉行的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展出280余種、3000多萬株鮮花。在蝶戀花谷,5萬平方米的花帶上種植了400萬株郁金香,主要從荷蘭進口。

  自古以來,中國東北地區因氣候寒冷,一年有兩季很難看到鮮花,居民生活缺少色彩。

  這種狀況正在發生改變,遼寧省凌源市利用溫室技術發展花卉產業,玫瑰、百合、郁金香等60多個品種的花卉四季都綻放在這片曾經缺少色彩的黑土地上。目前當地年產鮮切花4億支,種球3.0億粒,年創產值6.5億元,被譽為“北方花都”。

  “在這次世園會上,淡藍、淡黃、橘黃色的花卉成為園區花卉的主要色彩,這些都是國際花卉的流行色。”錦州世園會園區綠化部部長劉玉蘭告訴,世園會巨大的花卉需求量對北方的花卉生產者有很大的觸動,他們第一次這樣近地觸摸到國際花卉市場的熱度。

  “中國的花卉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北方園林股份有限首席設計師李建偉認為,中國政府提出的“美麗中國”設想,致力環保、生態修復的態度,以及個人審美精神、生活品質的提升,都助推著花卉市場的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花卉種植面積102.40萬公頃,年產值達1068.53億元,較10年前的產業總規模翻了三番多,從業人員總規模也達到467.69萬人。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前主席杜克•法博告訴,如今,中國花卉生產企業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生產能力,“中國在花卉生產方面增長很快,正成為國際市場的競爭者”。

  杜克•法博還表示,雖然中國花卉產業呈現出迅速發展的勢頭,但花卉品質較一些花卉出口大國還有差距。

  “中國人口很多,花卉生產者們努力提高產量,降低價格,讓消費者都有能力花店購買。”他說,這很正常,“但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最終還是要靠品質”。

  近年來,大陸從台灣引進蝴蝶蘭種植技術,讓“蘭中皇後”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不過,由於供過於求、品質有所下降等原因,蝴蝶蘭銷售遇到瓶頸。

  盡管如此,台灣花藝師李清海依然看好大陸花卉市場的前景。在台北經營一家花店的他,正在考察大陸花卉市場,尋找新的商機。

  李清海還與擁有3000多家加盟店的一個花店聯盟組織有著廣泛的合作。這個花店聯盟負責協調花卉生產者和花店的供求關系。在中國多個城市,用戶在網絡上下訂單後,快遞3小時之內就可以送花上門。

  “即使在青藏高原,顧客也可以在下單三小時內收到鮮花。”李清海說,美麗是一種動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